汴梁 biàn liáng
拼音:biàn liáng 五笔:iyiv 繁体:汴梁
拼读:波(bo1)衣(yi1)按(an4),汴(bian4)|了(le1)衣(yi1)昂(ang2),梁(liang2)
「汴梁」释义
是元朝至明朝初期对于开封的称呼。「汴梁」详情释义
- 汴梁 [biàn liáng]
河南开封的古称。开封在战国时为魏都,称大梁。隋、唐在此置州,因临汴水,故名汴州。北宋曾定都于此,称汴京。元时设汴梁路,为汴梁路治所,遂称汴梁。明以后改称开封府。
战国 时为 魏 都 大梁 ,简称 梁 。 隋 唐 改置 汴州 ,简称 汴 。 五代 梁 、 晋 、 汉 、 周 及 北宋 皆建都于此, 金 元 以后合称 汴梁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