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麻 pī má
拼音:pī má 五笔: 繁体:披麻
拼读:坡(po1)衣(yi1),披(pi1)|摸(mo1)嗄(a2),麻(ma2)
「披麻」释义
亦作'披麻带孝'。
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。又称麻皮皴。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,故名。其法创于唐王维,南唐董源多用之,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。
「披麻」详情释义
- 披麻 [pī má]
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。又称麻皮皴。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,故名。其法创于唐王维,南唐董源多用之,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。
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。又称麻皮皴。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,故名。其法创于 唐 王维 ,南唐 董源 多用之,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。
清 龚贤 《画诀》:“皴法名色甚多,惟披麻、豆瓣、小斧劈为正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