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散 dǎ sàn

拼音:dǎ sàn 五笔:rsae 繁体:打散

拼读:的(de1)啊(a3),打(da3)|思(si1)按(an4),散(san4)

「打散」释义

犹拆散。

谓把成套或成包的物件分散。

旧谓祭奠后把供品分与众人。也称散福。

「打散」详情释义

打散 [dǎ sàn]
  1. 犹拆散。

    明 梁辰鱼 《巫山十二峰·怀人》套曲:“双双配偶,是谁打散?”

  2. 谓把成套或成包的物件分散。如:这套瓷器不要打散了。

  3. 旧谓祭奠后把供品分与众人。也称散福。

   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九回:“一齐拿上来与梵僧打散,登时把梵僧吃的楞子眼儿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﹝老和尚﹞先捧到 牛布衣 柩前奠了酒,拜了几拜,便拿到后边与众人打散。”

  4. 宋 元 戏曲术语。每场杂剧演完,附加一段表演,作为整个演出的结束,称“打散”。亦泛指曲艺歌舞。

    《水浒传》第五一回:“如今现在勾栏里説唱诸般品调,每日有那一般打散:或是戏舞,或是吹弹,或是歌唱,赚得那人山人海价钱。”

打散 [dǎ sàn]
  1. 每场杂剧演完后,附加一段表演作为结束,称为「打散」。后泛指曲艺杂技。

    《水浒传.第五一回》:「每日有那一般打散,或有戏舞,或有吹弹,或有歌唱,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。」

打散 [dǎ sàn]
  1. 分散。

    如:「本单位裁撤后,所有员工将打散到外事单位。」

打散 [dǎ sàn]
  1. 弄乱。

    如:「小心!别把这些资料打散了。」

打散 [dǎ sàn]
  1. 将祭品散给大家,称为「打散」。

    《金瓶梅.第四九回》:「落后又是一大碗鳝鱼面与菜卷儿,一齐拏上来,与胡僧打散。登时把胡僧吃的楞子眼儿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二零回》:「老和尚自己要安排停当,先捧到牛衣柩前奠了酒,拜了几拜,便拿到后边与众人打散。」

「打散」的反义词

聚拢 凝聚

「打散」的相关词

江雪 熟悉 刹那 寻觅 幸福 遗憾 简单 端详 聪明 热闹 克隆 勤劳
分享这个页面